(颍州区唯一公办中职学校)
部门动态

解读《中职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文章来源:教科室】 【作者:教科室】 【发布时间:2010-12-29】 【点击量:

 

关于制定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2009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通过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力争使《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每一项任务在行动计划中都有与之对应的落实措施,以此推动各地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细化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今年11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教职成[2010]13号)。现将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一、行动计划的制定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通过采取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学生资助政策和加强基础能力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部署,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多。

  (一)今后一个时期落实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规划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并专章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再次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四项重大任务。但鉴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职业教育法》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诸多重大政策、制度和措施需要加大贯彻落实力度。

  因此,要落实职业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统筹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任务十分紧迫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工作启动后,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职业教育的指示有20多项。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教育规划纲要》制订的两次重要讲话中以及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上都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天津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贯彻中央提出的要求,需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三)当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十分突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需要重在行动

  2009年下半年,《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订工作进入后期阶段,中央部署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部领导深入职业学校调研,组织召开了5次分专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座谈会,组织专家深入各地、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调研,召开与有关部门、产业和教育界专家专题座谈会,认真查找和分析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出了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未形成、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学校办学规范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学的职教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未建立等各方共识而又亟待解决的若干突出问题。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解决问题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计划、分步骤,重点突破。

  在调研中,职业学校、教育部门、行业企业、教育和产业界专家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不管从《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还是解决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都需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制定和实施一个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措施得力的计划,特别是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抓紧付诸实际行动,加快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内有较大发展。
 

  二、行动计划的制定过程

  2009年底,针对上述若干突出问题,教育部从解决问题入手,着手起草行动计划,将其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行动方案。从着手制定行动计划,到今年11月正式印发,行动计划的研究制定历时1年多,经历了调研起草、征求意见、修改成稿、审定印发等四个大的阶段。

  开展了20余次的行动计划专题调研,召开了30余次的专题座谈会。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建中央、中华职教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等单位发出了正式征求意见的公文;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反复征求意见;同时,广泛听取了行业组织、大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经济和产业界专家的意见。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行动计划讨论和阅提意见的近3000人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1200多人,市长100多位。期间,还对照2009年和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200多份提案、建议和议案,对行动计划进行修改。

  此外,教育部两次召开党组会议审议行动计划,对行动计划的修改完善提出要求。

  三、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

  行动计划包括序言,思路、目标和原则,重点任务与主要内容,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以及附件等5个部分。

  (一)行动计划提出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1.总体思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

  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主要目标

  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在总体目标之下,有四个具体目标:

  ——事业发展目标,包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总体规模,支撑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能力,教师队伍数量、素质和结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等指标;

  ——服务产业目标,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服务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等指标;

  ——改革创新目标,包括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支持学生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等指标;

  ——基础能力目标,包括办学条件、示范和特色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制度体系框架等指标。这些目标都是需要具体落实的任务,都给出了量化指标。

  3.指导原则

  ——坚持问题入手,突出改革重点。以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职业教育针对性不强和吸引力不足等各界共识的突出问题。

  ——坚持近期突破,着眼长远发展。着眼三年发展,立足一年开局,每年突破若干关键环节,三年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中职中长期目标和整个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整体规划,抓住关键环节。以提高支撑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战略构想,在保证规模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任务目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

  ——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着力建设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试验区、示范校和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其资源开放共享;以加大扶持、多方投入、合作办学、对口支援等方式,重点扶持农村、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扶持涉农、民族工艺等专业和薄弱学校发展。
 

  (二)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与主要内容

  在任务和内容上,行动计划主要包括10个分计划、30个项目载体。每个项目载体分别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分工。

  1.中等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足,亟需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继续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3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加快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优质资源,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任务。

  2.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不顺,学校办学生机和活力不足。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3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机制,密切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任务。

  3.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够优化。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积极推进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加快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等4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合作办学、对口支援和特殊扶持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布局,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共享东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任务。

  4.中职支撑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教发展,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等2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等任务。

  5.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规范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素质教育需要强化。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2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逐步建立健全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制定基本办学标准”、“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任务。

  6.校长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不健全,校长和行政领导者推动改革创新能力不强。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健全教师队伍基本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题培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行政领导者专题研讨等4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进一步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为中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等任务。

  7.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等4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建立规范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和专业设置标准,探索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制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逐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等任务。

  8.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和教学平台,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等2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任务。

  9.中等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成长“立交桥”不畅通。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落实《职业教育法》,制定和实施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机制,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4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基本形成以《教育法》和《劳动法》为依据,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制度为基础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并逐步提高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等任务。

  10.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推进计划

  要解决的问题: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机制欠缺,整体工作水平不高。

  拟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推进计划,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服务能力建设等2个项目载体。

  计划设立目的: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成人继续教育,大幅度提高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对应纲要内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等任务。
 

  四、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的落实,需要全战线积极行动,需要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行动计划执行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行动计划后面的5个附件之中:

  (一)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总体设计、整体布局、宏观指导和过程评估,在政策、措施和经费等方面对计划的实施予以支持。十大分计划中,除少数计划主要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大部分计划主要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

  (二)建立计划项目的地区和行业联系点,推进各地各行业开展实验试点

  在整体推进、普遍实施的同时,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在有条件的省份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典型示范。为此,根据各地申报的情况,对各地的任务作了安排,即《行动计划》的前三个附件:附件一是以计划和项目为单位的《分计划试点省份任务布局表》;附件二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分省份试点任务一览表》;附件三是以专业为单位的《分专业试点省份任务分工表》。

  (三)设立与行动计划配套的科研课题,为计划、项目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信息服务和理论支撑

  针对10大分计划、30个项目,专门设计了45个相应的科研课题(见第四个附件),这些课题与行动计划各项具体任务一一对应,围绕任务开展科研,提供咨询和信息支持。

  (四)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专项督导方案,对于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估

  根据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分地区、分计划、分项目,开展行动计划专项督导,三年内对各地实施情况至少进行一轮督导检查;在此过程中,建立计划实施情况公示、通报和交流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开展成果展示,适时进行表彰。

来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