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0-04-14】
【点击量: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拓展音乐教育资源
高文献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广泛应用到音乐教学课堂,给音乐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对我们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无疑起着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并且也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与综合”。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以前,不少老师对我说,你们音乐老师舒服,没有作业,天天唱着过。但我却感觉不到舒服,只觉得音乐课难上,感觉一节课学生仿佛没学到啥东西。特别是我教了一年历史课之后,更觉得音乐课比其他课难上。那时学校只给我一台录音机,也没有与课本配套的磁带,乐器没一样。我一本教材,学生每人一本教材。说实话,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曲目。就那几首歌,专家选的时候可能认为是经典,但它远远没有流行音乐对学生有吸引力。再加上我们没有配套的磁带,欣赏课上起来更困难,光凭我一张嘴,讲得天花乱坠,他们如听天书。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你别讲了,我们又不能真正欣赏到曲子,你还不如给我们放流行歌曲听呢。而我代历史课的那一年,我觉得一节课很充实,讲得学生也很认真听,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那时我真想从此不做音乐教师,改教其他学科。
自从学校上了远程教育工程,有了多媒体教室。情况大不相同。我觉得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一场革命。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工程,拓展音乐教育资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育资源
原来在我的手上,只有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师用书。说实话,我上课都有点不自信。想把一首歌教好,让学生学好,而且很好地感受歌曲的内涵,但是总找不到合适的媒介。所以唱歌就只唱歌,欣赏就是空讲。这样唱几遍,学生还没会唱,就有点厌烦了。而有了远程教育资源后,再利用多媒体,我觉得自己可操作的方法多了,要表达的思想有方法表达了。这才真正体会“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我觉得这些资源,是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一节音乐课,可能一百个老师有一百种上法,所以这就可以让我们取长补短。看了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录相,体会很深,觉得不少老师的方法新颖,但在教学中我也不能照搬他们的方法,因为我们是音乐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有些老师的教案,甚至是优秀教案,却并不适于我们用,还是因为条件问题。比如让学生课下上网查资料,大城市里可以说家家都有电脑,而我们农村还达不到,上网吧又胆心学生玩游戏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所以我们这点我们就灵活安排,让有条件的学生查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我一人上课,其实利用了很多人的智慧与方法,当然更得心应手。
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参与的条件
音乐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说给学生提供了一场视听表演的盛宴。从原来干巴巴的一本书和一个破录音机到一个有立体感观刺激的场所,学生的感觉绝对是新鲜的、兴奋的。在这里,学生学一首歌或欣赏一支曲子,他可以得到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原来的信息。例如我在讲到贝多芬时,放了他的一段录相,有学生就说,哇,真幸运,还能这么直观地看到贝多芬的家乡。再如,在上《让世界充满爱时》,我放了为四川灾区捐款的录相,学生看得很认真,唱起来也很动情,教学效果也很好。让他们上台表演,他们争先恐后,表演也很投入。学生的积极参与,让音乐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通过DVD播放光碟或者下载的课件,通过电视机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或者学着唱、跳,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发展求新思维提供了特殊有效的环境,倍受学生欢迎。
三、以音乐教学为本,拓展其他学科
在收集远程教育音乐资源时,我也观关注其他学科的资源。对于那些有利于辅助音乐教学的,我采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学唱《桑塔 .露琪亚》时,我借了有关意大利风情的地理视频资料。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我借了历史学科的抗日战争的视频资料,而有时也会为了一支欣赏曲目,借用语文学科的配乐诗朗诵或散文MTV。这些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就是我们教学的活水。她是清新之流,滋润了干涸的农村教育,滋润了教师,更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源,农村孩子那清纯的歌声就会在希望的田野上飘荡……